职业测评不是现代算命
作者:天智脑象
来源:脑象图技术网
日期:2013/7/30 11:02:39
点击:1975
属于:脑象图技术
职业测评在职业生涯中到底有用没用?它究竟是科学还是“现代算命”?“职场医生”的话应该怎么听?
这两年,“职业测评”这个词很时髦,频频出现在人才网站以及传统媒体的职业版,什么职业倾向测试、人格测试、性格测试等林林总总的测试项目,让很多人很想去看个究竟。有人告诉你,有一面镜子能照出你的未来,你能不好奇吗?但是这个测评很贵,国外测评每人次要万八千的,就是国内测评机构也要几百元。有人就说了,这不就是“算命”吗?怎么这么贵呢?
笪张山今年 24岁,去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机械的他面对招聘会,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纯技术的工作还是往管理方向发展。在格莱德心理咨询公司职业测评师刘艳梅的建议下,他做了一个脑像图,结果显示他的逻辑智慧、动手能力、经验智慧等方面非常出色,而沟通力、合作精神等感情智慧方面略有欠缺。建议他从事技术型工作,同时加强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按照这个建议他选择了开发区一家外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非常胜任愉快。
笪小惠前不久面临着换不换工作的选择,于是她也进行了职业测评。职业测评的题目全部是选择题,比如“选择对您更有吸引力的词语: A矛; B盾”;“用望远镜观察天象 A乐意; B不乐意”,选择答案即可。在每套题前都会有这样的特殊提示:“回答无正误好坏之分,只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不要过多思考,不要遗漏任何题目。”经过专业人员的辅导,她在新职业中取得了良好发展。
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李军女士介绍说:“有的测评机构会做很多的表格,其实,对大学生来说,做一个卡特 16PF就可以了,也叫 16种人格问卷,这个测试是美国最早的职业测评之一,而且现在已经本地化了。它把你的个性分成 10个因子,比如说你的内外向、智力水平、情绪的特点、自信心、毅力等等这些方面做了非常系统的量化。这个量表会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在职业选择上给出很多建议。测评结果会提供很多职业,大家在测评完就可以有选择、交叉地去从事。,其他的如明尼苏达、职业兴趣( VIS)、联合型瑞文 (CRT)、 A型行为问卷等可以应用。”
脑象图专家介绍说,脑像图技术把人不同脑区优势所显示的能力特征显示得很明确。大脑的活动有它本身的特点,是人体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物质基础,通过脑像图能客观地认识人的能力特征、情绪特征、个性特征、思维特征等,应用于职业测评方面则在特殊人才选拔、高考志愿填报、管理层配置、个体职业选择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在已经做过的富士通、南德、幼儿教师等几千个案例中个体满意率很高。
但是,专家警告,职业测评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所有的人的所有问题。职业测评可以帮助你在潜意识内对自己准确定位,在短时间内实现人职匹配,却并不是能够预测你一生工资、地位、成就的法宝。如果认为一次职业测评就可以“定终身”,那就真的变成一种“现代迷信”了。
职业测评中,中外人才观念有很大不同。比如有一道题目:如果你的同事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你是公开向他指出这个错误?还是私下跟他解决?国人比较重视人际关系,一般主张采取“私下解决”的方法,但是,按照美国的测评答案,公开指出错误才是最正确的态度。
这就很矛盾了。专家都认为外国职业测评工具的确很先进,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照搬西方职业测评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上面那个例子,中国比较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愿意当面撕破脸批评同事,而西方就认为这是没有原则和魄力的表现。所以在进行职业测评时,不妨选择一些本土化做得较好的软件或者工具。
有些人其实不适合做职业测评,或者即使做了效果也不大:一是自身资源太少,不足以改变现状的人;二是安于现状,不肯做出努力改变的人;三是已经对自己比较了解,能够自己解决职业方向的人。
作为一门技术,职业测评已经相当成熟,有严谨的规范和步骤,有检验和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当然,心理测评是不可能没有误差的,最好的职业测评工具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人才测评可信,却不可迷信。在企业的人才选拔和个人的职业咨询中,人才测评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将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还必须参看其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