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象图技术的科学依据
作者:天智脑象
来源:脑象图技术网
日期:2013/7/26 16:12:03
点击:2288
属于:脑象图技术
(一)脑象图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由神经细胞组成,其数量约为140 - 160亿个。细胞与细胞的联接点称为突触,人脑大约有10的15次方个突触,它们相当于线路上的电源开关。一个神经细胞约有1000 - 30000个突触,能接收来自3000 - 10000个其它神经细胞的信息。若仅就其中100万个神经细胞而论,如果按各种可能的方式联接起来,则可能出现10的2783000次方对组合,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如果将它们依据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相当于具有1600万册藏书量的大型图书馆的50倍。大脑是一个细胞王国。每一个活着的细胞都进行生物电活动,都是一台小小的发电机,如果把这些电活动收集起来,足可以点燃一盏8瓦灯泡,它是生命永不停歇的航标灯。
脑部电活动在生理学上被分为4种常见的类型:
α波 频率8-13Hz,表示大脑处于安静平和状态,脑愈是安逸,α活动愈是明显增强。
β波 频率18-30Hz,表示大脑处在警觉兴奋状态,脑愈是专注,β活动所占份额越高。
θ波 频率4-7Hz,表示大脑处于深层思维和灵感思维状态,脑愈是自由创造,θ活动愈是典型完美。
δ波 频率0.5-3Hz,表示大脑处在无梦深睡状态,睡眠越深、频率越慢。
关于大脑的生理病理状态就刻印在这些复杂的脑电活动之中,而关于人类的精神事件、思维特征等就活跃在突触联结的模式之内。
利用物理学放大技术,将脑部电活动通过头皮记录在纸头上,即称之为脑电图。脑电图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医生常常依据脑电图的变化来判识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其医学价值是巨大的。
(二)脑象图技术的提出
自脑电图技术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α波是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波型。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人们常常在先天愚型患者脑电图中见到良好的α波活动,更有一种昏迷就称之为“α昏迷”,即指人昏迷了,但是脑部电活动却是以α波为主体。在一般人群中,老年痴呆的患者往往有着更好、更多的α波。如此种种,α波究竟是正常、抑或是异常呢?这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惑的命题。
为了探索解决这一严肃的命题,有必要对脑部电活动提出新认识、引入新思想、建构新理论。
(三)脑象图概念及其原理
依据混沌动力学的原理、建立网络数学模型,再将实时地拾取于脑部的电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这样实时的、实变的脑电信号的运动轨迹就具有了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将这样的运动轨迹记录在案,它就由表象的、孤立的单一数字曲线变成换为栩栩如生、一目了然的具体图形。从而将先天愚型α波与健康聪敏之α波截然区分开来,终于弥补了原理论之不足。为此,特将此种图形命名为“脑象图”。
(四)脑象图的特征及其意义
脑象图的理论特征在于它的整体性、运动性、相关性、演化性以及对初始动因的敏感性。而恰恰是这些特性能与隶属于大脑的精神事件密切相关。精神事件思维意识不是一群营营作响的生物信号,也不是人有所欲的激素涌动,它们是不可分解、不可还原的完美整体。脑象图所表述的内涵,除了大脑的病理意义之外,更重要的乃是在于铭刻于大脑的精神事件和思维特征,由不可捉摸、演化为可直观描绘可计算的物理现实,从而为认知大脑的高级功能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
脑象图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从分析的角度出发认识物质的脑,在于从整合的角度出发认识精神的脑。这样,关于人的智慧类型,如知识智慧、创造智慧、经验智慧、感觉智慧等,关于人的基本能力,如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计划能力、示范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等,这些大脑高级功能的物理学表述就成为可能。
(五)思维偏好与能力的关系
有关这方面的表述详见下图:
插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的大脑生理结构上的六个分区(左侧额叶、右侧额叶、左侧枕叶、右侧枕叶、左侧颞叶和右侧颞叶)对人的能力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每一个人生理的特征不同、后天学习积累的情况有所差异,也就显现了人在大脑发展上各个区域的功能成长是不尽相同的,从而也对应其在能力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每个人在事业的发展、在职业的成就上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问题。
(六)根据脑象图如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状况?
下面的图形表示的是该项技术研究中的案例:
该图为大连某企业总裁(男43岁)的脑象图:
插图2
图中
(1)为其左侧额叶
(2)为其右侧额叶
(3)为其左侧枕叶
(4)为其右侧枕叶
脑象图分析:
(1)区为外圆内方形
(2)区为鹰目形
(3)区为隧道形
(4)区为准内方形
表示的能力特征为:四个脑图象均为优秀,提示为全脑优势型,即有知识智慧和创造智慧,又有经验智慧和感觉智慧。
通过数万例的临床实验和分析,在归纳了不同特质的人(包括正常状态和病理状态的人)的脑象图的特征后,归纳出以下十个衡量脑象图图形与个人能力特点的指标:
1. 图形的面积
2. 图形的线间距
3. 图形的网格化
4. 图形的花样
5. 图形的立体感
6. 图形的丰满性
7. 图形的完整性
8. 图形的均匀性
9. 起伏性
10. 急转弯
通过以上十个指标,可以对测量的结果有一个逼近真实情况的判断,这样就为人力资源的测评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国际上人力资源的测评技术看,目前还停留在人机对话式的“量表测量法”的水平,其在实际的应用上虽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被测者的一些情况,但对于一个人非智力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未能作出相应的反映,加之测量环境和被测试者心态的变化,要完全逼近其真实情况尚还有差距,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的真实情况。脑象图技术属世界首创的一项先进的人力资源的测评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会使我国在人才的鉴定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和开发上走在世界的前列。